陈元:推动中英“一带一路”战略合作
由华彬文化基金会和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主办的“一带一路”建设与绿色发展论坛于去年底在英国伦敦举行,主要聚焦推动“一带一路”合作、交流绿色发展理念、导入绿色金融等,主题鲜明,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推动中英“一带一路”战略合作,要在金融战略合作、中英经贸合作、中英绿色金融合作三个方面加强合作。
加强合作共赢,提升中英金融战略合作水平
近几年来,大国关系持续调整,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仍是时代主流。在新的国际形势下,考虑中英双方尤其是英国的禀赋优势。建议两国政府考虑,把中英金融合作提升至战略层面,在合作共赢、优势互补基础上构建中英金融战略合作关系。
英国是现代金融发源地,也是老牌金融强国。凭借完备的金融体系、一流的专业人员、高端的配套服务,伦敦位居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列,在证券和外汇交易、海事和航空保险、债券保险和交易、银行间拆借等国际金融市场上均占有重要地位。近几年中英金融合作也取得很大进步,许多中资金融机构把伦敦作为其国际化战略的起点,两国在人民币交易、债券发行、绿色金融、投资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沪伦通等方面的合作也大大加强。伦敦已经成为继香港之后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在人民币衍生品交易方面甚至超过香港。在这些基础上构建中英金融战略合作关系,就是要通过两国间全方位高质量金融合作,进一步巩固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和人民币离岸中心地位,提高国际金融基础设施安全性稳健性,发展中英在新形势下的新优势。
为此,一是继续扩大中英货币互换规模并完善互助机制。为满足中英投资贸易发展需要,进一步扩大中英货币互换规模,为伦敦人民币市场进一步发展提供流动性支持,在货币互换框架内商讨双边互助机制,为稳定市场打牢制度基础。
二是支持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促进人民币跨境使用。提升贸易投资中人民币与英镑直接交易比例,促进伦敦市场人民币跨境资产交易、资产管理等领域业务发展。继续发展各类汇率衍生品,丰富伦敦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风险对冲工具,统筹在岸离岸市场。
三是扩大高质量双向金融市场开放。双方在银行、证券、保险市场各方面实现更高水平互惠开放,鼓励、支持英国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加大对华金融市场战略投资。扩大中英双方金融机构交叉持股,推动汇丰、渣打、巴克莱等英资金融企业在上海上市,并在华设立全球或地区总部。鼓励、支持中资金融机构将子公司总部设在伦敦,或在伦敦设立事业部总部。加快推进沪伦通、中英基金互认和中英“债券通”,扩大证券市场互联互通。完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功能,鼓励英资金融机构更多使用CIPS系统,扩大CIPS系统参与者覆盖范围。
加强“一带一路”合作,推动中英经贸关系再上新台阶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几年来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广泛响应。在2018年8月份召开的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造福沿线国家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们必须以全球化发展的视角,全面认识“一带一路”的重要意义,大力发展国际金融合作特别是中英金融合作,加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团结一致,携手开创全球经济合作新格局。
一是“一带一路”是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对外投资合作,不仅可以极大地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有利于发达国家“搭便车”,使其可以从发展中国家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市场机制中受益。“一带一路”建设不仅符合中国利益,也符合第三世界、第二世界、第一世界的共同利益。
二是“一带一路”是经济落后地区脱贫致富的真正希望。“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为推动全球命运共同体和全球经济共同体的进一步形成而提出的。“一带一路”理念是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是以改善民生福祉为依归的发展倡议。我们不会把这些贫穷落后的国家看作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包袱”,而是把推动经济落后地区脱贫致富作为“一带一路”发展的意义所在、潜力所在。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摆脱了贫困落后的局面,我们相信,这些国家也可以通过其自身的努力和与国际社会的真诚合作走出困境。
三是“一带一路”是发达市场扩大发展空间的“顺风车”。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中国一国的金融资源还远远不够,我们也无法包揽天下,必须充分利用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的资源,这方面英国金融资源和经验尤为重要。因此,我们不仅要考虑投资对象国家的经济发展因素,还要考虑我们想要动员的国际资本的利益,尽力构成多方共赢的布局,谨防“黑天鹅”事件的出现。
四是深化中英“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发挥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法律中心优势,支持伦敦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发挥伦敦金融城等独特优势,加强两国“一带一路”建设项目融资合作,扩展中英双方贸易投资合作的广度深度。支持伦敦国际仲裁院在“一带一路”建设相关商事纠纷仲裁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加强优势互补,拓展中英绿色金融合作
2016年G20杭州峰会首次引入了绿色金融议题,由人民银行和英格兰银行共同牵头这一工作,推动全球绿色金融市场取得了快速发展。2018年G20在延续绿色金融议题的基础上,扩展到了关注就业、收入分配等可持续发展的主题。人民银行继续和英格兰银行一同牵头完成了2018年G20可持续金融综合报告,将作为重要的成果,提交今2018年领导人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
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中国把绿色发展作为一项积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充分认识到如果生态安全得不到保障,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也会受到威胁。我们不仅在国内积极践行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也会在推进“一带一路”中,将绿色、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建设的全过程和各个项目中,力争在经济上和环境上都能带来绿色发展的效果,形成“一带一路”建设与绿色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共赢格局。推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金融和投资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发展绿色金融是大势所趋、大有可为。
一是企业层面。不管是股权融资还是债务融资,每一个企业在进行融资时都会考虑项目风险、收益等因素。由此,企业往往在精打细算之后放弃项目或另寻出路,绿色发展项目的成功率很低。我们应制定详细的绿色金融激励机制,充分考虑绿色资本价值,提高绿色项目成本收益率,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同时在海外投资、贸易项目上,应严格履行绿色评审标准,识别、筛选和支持更多绿色项目,降低项目实施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引导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注重绿色环保,积极促进绿色发展。
二是市场层面。构成绿色金融的工具如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及基金等。如发挥伦敦金融市场传统优势,扩大伦敦证券交易所绿色债券规模。应更多地考虑金融配置市场资源的能力,建立一套适用于“一带一路”、符合国际规范的绿色金融标准,推进相关标准、技术和经验的共享,将国内外对“一带一路”的投融资引向对生态环境更为友好的绿色产业发展上来,力求得到稳定回报。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继往开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业,必将对全球发展带来深刻影响,我们每个企业甚至个人都可能被打上“一带一路”的时代烙印。需要大家携手合作、群策群力,共同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 中英友好事业,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