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135”现代产业体系
泉港区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轻重并举、三产繁荣、深度融合的“135”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泉港产业升级版。力争到2020年,石油化工主导产业年产值超过2000亿元,粮油食品、新材料年产值超过150亿元,房地产业、现代特色农业、新兴产业等健康有序发展,做到以主导产业升级带动多元产业崛起,阔步迈上新时代创业新征程。
抢占石化发展新高地
泉港石化产业是省三大支柱产业、泉州三大经济板块龙头。泉港石化工业区是湄洲湾石化基地发展规划确定的石化先导区,成为泉港乃至福建重要的新经济增长极。2014年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确定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2017年列入第二批全国循环经示范试点单位。目前,泉港石化工业区秉承“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理念,规划面积29.6平方公里,已入驻企业 40家,形成以福建联合石化有限公司1400万吨/年炼油、110万吨/年乙烯产能为龙头,大型炼油、三大合成材料、大宗有机原料及以下游深加工等较为合理的产业结构。2017年实现石化总产值为815.26亿元,实现税收108亿元。
图:泉港石化产业园一瞥
三大支柱产业转型升级
现代港口物流产业持续发展。全区物流业相关企业117家,有56家物流企业和团体加入物流同业公会,其中4A 级物流企业1家,3A级物流企业2家,兴通船务公司化学品船总运力跃居全国第四。已建成码头泊位10万吨级2座、7万吨级1座、5万吨级3座、3万吨级1座和一批千吨级,在建5万吨级泊位3座,基本形成以油气化工储运为特色,以深水泊位码头为主体,配套比较完善、功能比较齐全的码头泊位群。2017年实现港口吞吐量5050万吨、集装箱2.1万标箱、海关关税78亿元。
粮油食品加工产业优化提升。全区现有粮食企业8家,粮油加工企业3家,2017年实现工业产值超100亿元。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粮油食品加工区,规划面积3250亩,形成以益海嘉里为龙头,重点发展玉米、精米、高端生物饲料等产业,进一步延长优化粮油食品加工产业,促进临港产业发展,为福建粮油食品质量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新材料产业快速集聚。泉港新材料高新区纳入泉州国家高新区“一区多园”,重点发展先进高分子材料和建筑新型材料,园区内有高新技术企业11家,科技型上市企业4家,超亿元企业12家,2017年新材料产值近150亿元。其中,纳川管材生产出国内首个核电高密度聚乙烯管道,向中广核及中核集团供货,路通管材、本益科技已挂新三板。
五大配套产业规模发展
农业供给侧改革有力推进。泉港区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绿色高效的设施农业,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探索出一条农业生态化、产业化发展的新路,成为推动泉港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加快发展,农业效益逐步提升,建成利农、大象、中田等一批大型的现代企业,2017年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22.62亿元。
文化旅游业实现提档升级。2017年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旅游业收入增长13%。泉港先后荣膺中国海港文化之乡、中国北管音乐文化之乡、中国水密隔舱福船文化之乡、中国海盐文化之乡。现有福船古船模制作企业及作坊10多家,3家获评泉州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立泉港区旅游协会,推进西部生态旅游、惠屿岛滨海旅游等旅游路线,大力推进金钟潭、秀溪、小坝等特色村提升,创建黄田、秀溪、土坑7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
现代服务业持续提升。全力加快海丝石化物流建设,已完成总体规划,信息综合平台规划编制。其中海上运航服务中心平台有效注册用户数达到7093个,入驻商家129家,接收船期1223航次;完成撮合交易273航次,运费9320万元。陆地港服务中心平台注册有效用户1520个,注入商家161家,车辆入住1522台,司机备案848个,接收的货源订单量50.8万吨,货源总价值4679万元。
房地产业稳步发展。以石化安控区安征迁为契机,加快推进房地产稳步发展,恒大、世茂、源昌等一批大型的房企入驻,全面提升泉港区房地产品质。组建集房产展示营销、签约交易、价格监管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出台稳定房票房源供应及住房价格实施方案,2017年地产市场供需两热,新开工商品房面积103万㎡,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长106.8%。
新兴产业有力突破。制定电子商务扶持政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新建成阿里巴巴村级服务站56个、网点覆盖全区56%以上,服务群众近15万村民,2017年全年电商交易额突破6亿元。科教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建成泉港石化高新技术孵化基地、泉港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泉港石化研究院、国家油品检测中心、国家阀门检测中心等平台。
图:泉港新城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