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丝路花雨

一艘没有沉没的宋船

2018-08-02 09:40 作者:李伟才 来源:丝路纵横杂志社

作者简介:

李伟才,晋江市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泉州文学》编委,国家一级评茶师。


李伟才,晋江市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福建省法家      “海者,闽人之田也。”自古以来,泉州先民便与海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陆地上劳作,叫“耕田”;而在海上劳作的,叫“耕海”。耕海的人,也叫“讨海人”,他们依托海上工具——船,来搏击大海、征服大海。他们拥有着如海一般的性格,心胸开阔、无所畏惧、拼搏不息、勇往直前。数百年来,他们创造了许许多多关于船与海的奇迹。

    泉州先民与海的深厚情感,从一艘宋船的残体,我们可以略知一二。泉州湾古船陈列馆是一处典型的闽南“皇宫起”建筑风格,外观呈赭红色,二层结构,屋脊两端高高翘起。陈列馆位于泉州开元寺东侧,历经沧桑的宋代古船及其他出土文物,就在馆内静默地躺着。


    图/泉州海交馆的宋船模型 摄/成冬冬 

    这艘宋代古船,我已造访多次,每次看完,感触不同。最早一次是在二十年前读中师时,利用到泉州参加美术赛事的空闲时间去造访的。当时的感觉,就是看到一艘年代久远的破船,没有可看的,于是就走马观花式地转了一圈。但是,展馆中李硕卿等人画的大型国画《涨海声中万国商》让我震撼不已。到现在,我还依稀记得画中景:码头上人山人海,货物是一堆堆、一垒垒。码头工人拉车的拉车,卸货的卸货,忙得汗流浃背。一些穿着风格不一的商贩,是来自阿拉伯、波斯等国的,他们自由地来回穿梭着、比画着。在深蓝的海水中,一艘艘商船林立,竹帆折叠,船身随波涛起伏。再远处,是霞光微泄,天空清朗,鸥鹭翻飞,帆影点点……一幅“市井十洲人”、樯橹林立、商贾云集的画卷,再现了宋时泉州港口繁华的情景。

    最近一次造访宋船,已是今年5月。陈列馆经过四十年后重新装修开放。从正门进入,首先看到的是一堵意象为海浪翻腾的白色墙壁,浪花轻卷。上面写的展馆前言,把我们带回远古的海洋世界。往里走,只见一个柱子上镌刻着宋时谢履写的《泉南歌》中的诗句“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接着,我们进入的是一艘从东南亚远航回泉州港的宋船船舱中。

    开阔的回廊式展厅,设计成船舱式隧道。在隔舱式展览柜中,先介绍的是“每岁造舟通异域——宋代古船船型与结构”。我了解到,这是一艘多桅、多舱、多层板的福船型远洋木帆货船,其主龙骨与尾骨均用松木制成,连接在主龙骨前端的首龙骨是用樟木制成的。粗大而硬实的主体,再榫接上肋骨部分,大大增加了船体的强度,使船身具备了较强的抗浪击能力。出土船壳为二三重板结构,船底板为二重叠合,舷侧板为三重叠合。板与板之间的夹缝填塞麻丝、竹茹,以及用桐油灰捣合的艌料,并用铁钉钉合,因此,这种船非常坚固,不轻易漏水、损坏。

    宋船融入了闽南人的一些思想文化元素,也体现了泉州独特的造船技艺手法。造船者在船体的几个榫合处,挖了七个小圆孔,都放置了铜铁钱,像是“北斗七星”。另外,在下方的大圆孔内放一面铜镜,形如满月。这是象征吉祥的“七星伴月”,闽南俗称“保寿孔”,寓意吉祥好运、一帆风顺。

    这艘海船由十二道隔舱板将全船分成十三个舱,所有的舱壁钩联十分严密,水密性能很好。这种水密隔舱的设置,即使其中一个舱室漏水,也不会导致整条船进水沉没,大大提高了船舶的安全系数和远航性能。泉州的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在201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隔舱式展览柜中,紧接着介绍的是“大舶高樯多海宝——船舱出土遗物”。船舱出土遗物种类很多。有香料药物,包括降真香、檀香、沉香、龙涎等;有编织物,包括竹编、叶编织物、麻编织物等;有竹木藤器,如竹尺、木槌、灰刮板、木质容器等;有果核,如椰子壳、荔枝核等;有动物骨骼,如牛骨、猪骨、羊骨等;有铜铁器,包括铜钵、铜勺等;装饰品则有珊瑚珠和琉璃珠;还有铜钱、铁钱、陶器、瓷器等,甚至还有皮革制品、宋版印刷品残片和象棋子等。这些物品,经过数百年而不腐烂,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这些出土遗物,有很多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香料药物,这是宋元时期我国重要的一类输入品,是被广泛应用于医药、调味、制香、化妆和装饰上的。当时香药成为舶货的代名词,出现了许多专门贩运香药的贸易船。而近百件木质牌签,说明当时的这艘船真的是太大了,人和货物太多,为减少差错,船老板想方设法,加强运输管理,设置了一些木质牌签,写上人名、地名、货名、商号等,便于识别货主、货物。由此,从一个侧面来看,这艘船的老板,海上经商贸易的经验已是很丰富了。

    出土古船没有留下航海技术的信息,但是古船驰骋于东西洋的宋元时代,泉州的船员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和航海技术。比如,船员们除了依靠山形水势或星辰日月为导航标志,还懂得应用指南针导航。与此同时,航海习俗也逐渐形成,海神崇拜、祈风祭海等,成为泉州独特的人文风景。

    展馆中央展示的是一艘曾经沉没却被挖掘与修复的宋船。在一座贴着浅蓝色瓷砖的巨大旱池内,复原后长达三十米、宽十一米的宋代古船,就静默地矗立在这里。这艘木质古船建造于南宋时期,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出土于1974年。在“南海一号”古船出土之前,这艘古船是国内考古发现体量最大、年代最早的海船。

    1974年8月,大型海湾考古发掘工程在泉州后渚港紧张进行。当沉船上面两米多厚的堆积层被清除后,一条残长二十四点四米、残宽九点一五米的沉船,赫然出现在世人面前。在随后的船舱清理阶段,香料、药物、陶瓷器、铜铁器、皮革制品等一件件文物被取出来,共计十四类六十九项。其中,唐宋钱币五百零四枚、木质牌签九十六件、未脱水香料药物二千三百五十公斤,真可谓是“大舶高樯多海宝”。船体的特征以及大量的出土物都在表明:这是一艘宋代海船。1975年,新华社正式发布泉州湾宋代沉船出土的消息,许多国家纷纷转载,并称之为“世界考古珍闻”。

    “蕃舶如广厦,深涉南海,径数百里,千百人之命,直系于一舵。”这是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中所写的句子。海上行船的情景,可谓蔚为壮观,但又是充满险恶的。很多讨海人,一般靠的是帆船与信风,在海上漂泊无定,几近冒险,为此而丧生者,不计其数。

    造船与航海技术的进步,催生了宋元时期我国海外贸易的迅猛发展。朱彧在《萍洲可谈》中有这样的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宋代,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宋人糅合了唐人、阿拉伯人的占星术,一起用于远洋航海,还利用发达的天文、地理知识,绘制出了初步的航海图。为了引导商船与官船,当时在海岸线上每隔三十里建立了价值昂贵的灯塔导航系统。当见,宋王朝对海上贸易是倾心投入的。

    面对茫茫大海,漫长的航期,商船上的人们怎样打发日子呢?从泉州湾宋船出土的物品来看,下象棋应该是船员们在海上生活时的一大娱乐项目。可以想象,在一副棋盘上,除了对弈的两个船员外,应该还有许多旁观者在助威。此外,一些船员还用下象棋来压注,进行象征性的赌博。当然,也有文献记载了海上生活的另一番情景:“一舟数百人,豢豕酿酒其中,置死生于度外……”宋船上有几百人,船上还养猪酿酒,人们在吃肉和喝酒中享受着生活,生死什么的,都可以置之度外了。

    站在古称“东方第一大港”的后渚港码头,一列一列的红色、蓝色、黄色集装箱,让人看了眼花缭乱,一艘艘货船搭着装卸板,工人上上下下正忙碌着。望着这一片海,想象着当时远洋回港的宋船,却怎么会在家门口沉没呢?是否记得,曾经在这片海上,带去丝绸茶瓷,带回香料药物,让千家万户受益,是否记得,曾经在这片海上,披星戴月,征服惊涛骇浪,纵横千里万里,那可是身影如燕,那可是气势如虹啊!不,这艘船没有沉没,这艘宋船没有沉没,这艘泉州的宋船没有沉没,它在我们心中。

阅读上一篇

从被告叶长青一案看法律文书的准确性

2024-11-04 15:49:30.0 作者:王文德 来源: 投稿
阅读下一篇

神秘侨批(五)

2018-07-27 16:15:37.0 作者:李培德 来源: 丝路纵横杂志社

友情链接

© 2017 丝路纵横杂志 经营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7003046号-1   投稿| 杂志订阅| 杂志广告| 关于我们 首页 栏目页 详情页
手机扫码下载丝路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