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 建设海丝重要门户的历史渊源
古港旧照
汕头历史上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其海洋传统可以追溯到距今8000年前。汉唐之际,潮汕先民便已开展海上贸易,贸易航线甚至远达台湾等地。唐宋时期,倚韩江的潮州港和今汕头市的澄海区程洋岗(旧称凤岭港)成为潮汕海上贸易的主要港口。宋元以降,潮州港、凤岭港日渐淤塞,潮汕海上贸易的主要港口转至南澳、澄海区樟林、汕头诸港。明洪武七年(1374年)至隆庆元年(1567年)间长期海禁,民间走私贸易兴盛。“闽粤之咽喉”、“为诸夷贡道所必经”的南澳不仅是沿海南北走私贸易的集散地,也是东西二洋国际走私贸易的中转站。在中外海盗海商的经营下,南澳由季节性的贸易港发展为永久性的商港。樟林港在清康熙七年(1668年)展界之后兴起,繁盛于乾隆十二年(1746年)至咸丰十年(1860年)汕头开埠之间。港口航线北上直达日本,南下分抵暹罗、印尼等国。当时樟林港“闽商浙客,巨舰高桅,扬帆挂席,出入往来,濒海之一大都会也”,亦有“通洋总汇”之美称。恩格斯曾在《俄国在远东的成功》一文中指出“汕头是个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汕头被迫开埠,“商船总泊之要汇”的汕头成为真正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汕头开埠后,港突飞猛进,20世纪30年代成为全国第三大外贸港口,至今仍占据粤东第一大港的地位。
汕头也是中国人沿海上丝绸之路海外移民的著名“侨乡”。早在宋末元初,潮汕人已开始移居东南亚各地。这一潮流由明入清不绝如缕。至1820年代因大米贸易,汕头对外关系迎来黄金时代。尤其是乾隆十二年(1746年)颁布政策特准商人领照采运暹罗大米,潮汕商民纷纷造制红头船从樟林港出发,前往暹罗贩米。许多潮汕弄潮儿也搭乘红头船下南洋,前往暹罗、印尼等地讨生活。特别是公元1767年澄海后裔郑信加冕泰王后,大量潮汕人移居暹罗。据统计,在暹罗曼谷王朝拉玛三世(公元1824年至1851年)初期,每年约有6000至8000中国人乘船而来,其中大部分来自潮汕。汕头开埠后,海外移民速度加快。资料显示,1869~1872年由汕头前往曼谷、西贡、新加坡的移民共计101,261人,1879~1897年汕头移民南洋各国出入对比出超956,535人。自1869年至1948年经汕头港往东南亚各国就有5,855,000人。当今海外潮汕华人分布世界100多国家,超1000万,因此有“海内一个潮汕,海外一个潮汕”的美誉。海外潮汕华人与故国桑梓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异常紧密。明清时期,潮汕侨胞根源意识强烈,不论旅居何方,都心系故土。近代以来,潮汕海外华侨以林义顺、陈美堂为代表积极支持革命,以陈守明、蚁光炎为代表坚持抗日救国。改革开放以来,潮汕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向潮汕地区捐赠合计人民币88.18亿元,由潮汕侨胞捐资新建、扩建和助建的大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近4000所。
汕头全景----黄镜亮---黄剑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