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活力的思明文化产业
作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厦门市早就把文化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十大千亿产业链之一进行重点培育扶持。作为核心区的思明区,文化产业逐渐形成自身的特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产值年均增长超过15%,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稳步提升,结构逐步优化,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经过多年的培育与扶持,厦门思明的文化产业已经步入逐年提速增长的通道,正逐渐成为厦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支柱”,成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城市转型、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新引擎”。
影视之城凸显魅力
影视产业发展是国际上备受关注的话题,2018年是推进厦门市影视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起点,思明区积极出台扶持影视产业落户、升级的各项有力举措。
思明区政府发布“海峡百亿计划”,计划将引入100名艺人、导演、编辑、摄影等台湾影视人才,来厦门开设个人工作室,鼓励台湾演艺人员在厦创业和创作,共同推进海峡两岸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厦门具有发展影视产业的区位优势,有山有海,城在海上、海在城中,自然条件优越,是国际性的港口风景城市,也是国内公认的影视基地。
目前,厦门影视文化产业方面的扶持政策,已涵盖影视文化产业的所有方面,不仅有影视企业、影视产业协会、人才,还有在厦门立项或拍摄制作的影视项目、交易平台等。思明区还将给予影视的公共服务平台、交易平台,5000万以上进行资金奖励;同时,鼓励影视企业投资购买设备,投资在500万以上,按照实际投资额的10%给予补贴。多项举措在全国区域也是机制上的创新,体现了思明区政府向着服务型政府转型的实际行动,传达了美丽厦门以包容和责任,为落实厦门成为国际影视之都的决心,为全国影视企业在制作品质提升、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提供了一个美丽后花园、一个持续创新的发展空间。
厦门把提升城市功能品位与发展影视产业无缝衔接,充分利用城市的综合优势,把整座城市作为影视之城来打造,把提升城市功能的品位和发展影视产业紧密结合,把美化提升城市与建设影视之都统一起来,力争走出一条集成化、高端化、国际化、差异化的发展之路。思明区将打造影视人才高地、影视内容高地及影视资本高地,完善影视产业链建设,带动旅游业发展。
城市文化的品牌内涵、思明丰富的人文底蕴,正透过层出不穷的国际、国内影视作品,向世界展现这座文化宝岛的风采,并孕育着越来越多的优秀本土影视作品,逐步以崭新有力的步伐走向国际市场。
文创空间聚集带动
在龙山创意市集,有着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3D水晶内雕、超轻黏土幻彩音乐盒、创意眼镜、樱花伴手礼、蛋壳机和蘑菇灯……市集还特别设置了3D创意绘画区等,现场展销十分火热,穿插其间的抽奖环节及表演活动,更为市集增添了互动性和趣味性。这是龙山文创园区为园区的文创企业、艺术家和设计师提供了新兴的创意产业交流模式和展示交易平台,龙山文创园创意市集将定期举办,通过招募征集的方式吸纳更多企业参与,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在厦门思明区龙山文创园,创立了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采用台青服务台青的模式,积极为文创产业台青搭建低成本、全要素的创业平台。现有台资青创企业39家。厦门银行与台湾多所院校合作,近两年来每年招收近百名台湾学生来厦实习实训,广受实习台生好评。透过龙山文创平台,厦门航空积极拓展两岸交流,继2017年招收46名台籍空乘后,今年又有124名台籍空乘入职。
龙山文创园的华丽转身,正是厦门通过搭建平台、建设文化产业园区,从而实现产业聚集带动效应的生动写照。经过多年的发展,沙坡尾艺术西区等一大批文化产业园区开始发挥效益,形成了文化产业聚集发展的态势,激活了发展的新动能。
在沙坡尾,船坞、避风坞、锚地、骑楼等原生态的城市记忆与艺术西区等众多年轻的文化交融,古朴淳美的城市记忆与宜游宜商的旅游品牌相互辉映。早在2015年,思明区就将该片区列为老城有机更新示范点,从“环境整治提升、历史遗迹再现、人文底蕴挖掘”等方面着手,发展“旅游+文创+IP(伴手礼)”产业。几年来,沙坡尾完成了避风坞截污、清淤、渔船上岸,路面修缮,戏台、浮雕景观节点建设,是老城区改造的成功典范,成为了一座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兼具渔港文化韵味和多元建筑风格的活态博物馆。
在文化积淀丰厚的思明区,经常开展一些活动助力文创产业。第十届海峡论坛配套活动——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海峡两岸青年创业特训班第三期于2018年6月在厦门开营,特训班聚焦于文化创意产业及“大文创+”的相关领域,积极响应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号召。特训班将服务于在观音山片区内工作、生活的台胞,重点为创业、就业青年提供导师授课、素质拓展、创业辅导、融资对接等服务。该联谊点创新运用了“互联网+”首创“O2O”模式的台胞联谊平台,通过“线上资讯交流、线下沙龙式联谊”的方式,为在思明区辖内就学、就业、创业、生活的台商台胞们搭建立体式的网络与实体联谊平台,实现服务台胞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思明区在发展文创产业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既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又带动经济发展。而挖掘老城区自身区域特色和文化特色,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应双丰收,将是他们的发展方向。
旅游会展持续发力
思明区旅游与会展工作取得长足进步。2017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758.2万人,旅游总收入678.32亿元,游客满意率100%。举办各类展览195场,总面积194.81万平方米,举办各类小型会议、学术研讨会、推介会5209场,参加会议人数88.4万人次,审核发放会展奖励金(补贴)134 6万元,受益企业110余家。曾厝垵文创村、溪头下浪漫婚纱村等新兴景点火爆。鼓浪屿旅游市场整治提升效果好,旅游中心区域地位更加明显。
思明区积极创新品牌推介,组织人员参加“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十二届海峡旅游博览会”“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台北旅游博览会” “2016中国上海国际旅游交易会”,以及厦门市旅游局组织的“新厦门 新体验”各类旅游会展活动,宣传和推广旅游资源和产品。优化旅游环境,成立自驾游服务中心,为到辖内自驾旅游的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务。开通景区连接巴士,打通辖内景区“最后一公里”。完成旅游服务中心服务点建设,致力构建公信力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在提升行业品质、整合旅游资源、加强线上宣传等方面做出努力。
厦门会展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和文化的展示平台。主动对接市旅游会展局,参与国内外知名会展的协办,扩大思明区旅游展会知名度。通过思明旅游微信公众号、思明旅游局官网等平台,大力宣传会展奖励政策,审核申报会展业奖励政策材料,为企业发放会展奖励金,吸引更多企业到思明区办展办会。
实体书店沐浴春风
中华儿女美术馆一楼的琥珀书店,借着午后艳阳在门前草坪上晒书。让路过的游客,拍照分享这股“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鹭岛书香。
沙坡尾另一端的小渔岛书店,店主老岛刚在网络上刷完商务版旧书的最新书目,开始征集下一期“真人图书”活动。
而在软件园二期,此时的晓学堂创客书店,正用音频方式为听众分享“52堂气质养成课”。内容由专业选书团队推荐并阅读,听众则来自五湖四海……
以书为媒,分享阅读之乐,却未必真要买书卖书,这是这三家书店的周末日常。而像这样的实体书店,思明区目前就有180家。厦门市、区政府相应出台扶持政策措施,使很多实体书店兼顾文化坚守与创新,逐步探索出各具特色的繁荣发展路子,为思明区营造出更加优质高尚的文化环境,让市民在文化参与中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厦门十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人们称为“十点读书”,在短短几年内,成长为年纳税额超过1000万元的文化领军企业。从一个微信公众号,到拥有4000万粉丝的读书矩阵。经历了在日新月异的自媒体行列中激流勇进,如今的十点读书将回归初心。十点读书在思明区建立首个十点书店,开启线上线下联动模式,让传统书店“活”起来。
拥有互联网基因的十点书店,与十点读书是线上线下的“孪生”关系。市民进入十点书店后,不仅可以看实体书,还可以听音频、查书单。依托于十点读书的资源,十点书店可以邀请知名作家、文化大咖来店和市民近距离对话。在选择书店地点时,思明区政府给予了更多的建议和帮助,最终促成十点书店落地万象城。“希望将十点书店开遍全国”,厦门十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林少希如是说。
迎来重生的晓风书屋,一改往日的“严肃”面孔,融入了美食、咖啡、文创产品、沙龙讲座等元素。走进繁华商圈的悦享中心店,呈现出更加颠覆性的经营模式,图书与文创产品、咖啡休闲和连锁网吧融为一体,成为一个复合式、多元化的全新文艺空间。
思明区注重鼓励书店转型升级,尝试复合式经营,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注重保留独立书店特色,鼓励书店形成独特经营风格,做出自己的品牌特色;注重城乡均衡发展,鼓励实体书店向岛外延伸,尽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功能多元的实体书店网络体系。
思明区的文化创意产业正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今后还将继续加大文化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力度,到2020年,文化产业产值、增加值将快速提升,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化产品及服务出口基地和全国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城市。
图:鹭江(王火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