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观察

永安市 科技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07-25 15:36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科技尚品》杂志社

永安市

科技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科技尚品》》杂志社记者黄培金 通讯员朱 余伟明 林主生 熊文燕 洋)福建省永安市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素有“金山银水”之称工业基础比较雄厚,是福建省汽车工业发源地、中国重汽福建海西汽车公司所在地,闽西北重要的工业城市和能源、建材工业基地。市里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永安市认真贯彻落实三明市委“红色领航、生态领向、产业领跑、改革领先,促革命老区高质量”工作部署要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3321”产业发展体系(汽车及机械加工制造、纺织新材料、新型碳材料三大主导产业,林竹、建材、化工三大传统产业,现代物流和文旅康养两大服务业,以及特色现代农业),着力在建平台、促合作、激活力上下功夫,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上做文章,将产业链、创新链对接融合,构建具有老区苏区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

培育措施到位。出台了《永安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及补充通知,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30家,按照科技型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队重点培育,分类施策,精准辅导。实施“永籍优秀人才回引工程”和“永安大中专毕业生留永计划”,发放各类英才卡923在解决来永人才住房、子女就学问题上,出台购房优惠、入学绿色通道等一系列政策,让在永工作的高科技人才愿意来留下来。

平台建设到位。重点打造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一中心两平台”,推动福建永清石墨烯研究院检测技术中心与全球石墨负极头部企业深圳贝特瑞集团开展深入合作,联合攻关本地微晶石墨矿提纯课题。目前,全市有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众创空间3家,星创天地4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检验检测)2家(永安竹产业研究院、永清石墨烯研究院)。2023年,“新电商众创空间”被认定为省级众创空间,“黄泥家金钱莲星创天地”认定为省级星创天地。

人员选派到位。通过技术需求对接,2023年已选认的各级科技特派员有169名,其中,省级科技特派员36名、省级团队科技特派员16个,三明市级科技特派员22名(其中:京津沪科技特派员17名、金融科技特派员5名),永安市级科技特派员111名,实现省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和技术服务乡镇全覆盖。2022年,服务有竹科技公司的国际竹藤中心研究员王戈荣获省级“最美科技特派员”称号,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曹碧凤获省科技厅通报表扬。

 

 

着力提高青少年科技素养

                 

重视青少年科技素养培育1999年,永安市整合全市青少年科普力量,成立了永安市青少年科教协会,并以此为依托,全面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少年科普活动2023年协会组织市青少年参加各类科技大赛,共获得全国奖12个、省奖76赛事成绩在全省参赛县中排名前列连续8年获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日优秀主场活动”表彰。

阵地联动。充分发挥辖区内1家国家3家13家三明级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宣教作用,将科普教育基地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组织各校与科普教育基地联合开展气象、地震、绿色等特色科普活动2023年开展36场,惠及青少年1万余人次。引导市科协下属学(协)会以及社会教育机构发挥专业优势,针对青少年需求,开展科普宣传、科技培训、动手实践等活动。市机器人科教协会开展科技送教下乡”;竞速模型机构在各小学开展航模兴趣课;市心理学会开展“心理健康进校园”等活动。组织各校注册成立科技志愿服务队,吸纳科技辅导员、科技人才进入志愿服务队,目前科技志愿者注册已有200余人。结合科技周、全国科普日等大型活动,组织科技志愿者发挥专业特长开展青少年科普讲座、模型表演、科学体验、科技实践等志愿服务。

点单式覆盖。通过“学校点单 协会派单”形式,定期开展校园科技节、科普大篷车进校园巡展等活动,启蒙青少年科学思想,鼓励青少年开展科学构思。邀请省级专家进校园开展科普讲座、科学家精神宣讲等引导广大青少年走近科学家,了解科学家精神,不断增强科学探索的好奇心。针对“双减”政策下产生的亲子沟通、家庭科学实践需求,打造“科普夏令营”“心理微课”活动品牌,将科学知识、暑期生活、社会热点等深植活动全程,以互动体验、寓教于乐的形式将知识传授给青少年,受到家长和青少年的一致好评。

模式化运作。实施“三个一”运作模式,即成立一家永安市青少年科教协会、每年安排一笔青少年科教专项经费、每年举办一届青少年科技竞赛,确保青少年科教活动开展有组织、有经费、有载体。通过“三个一”模式的推进,青少年科技活动规模不断扩大,活动影响力不断增强,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注重师资专业能力的培养,每年举办3场科技辅导员培训班,并开展科技辅导员比武竞赛。2023年,组织323人次科技辅导员外出培训和观摩,不断提升科技辅导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大力举荐优秀科技辅导员参评各类奖项,5名获全国级表彰14名获省级表彰联合教育局每三年评选一批优秀科技辅导员,进一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永清石墨烯研究院注重成果转化


搭好技术资源共享平台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材料与器件检测技术中心、厦门大学嘉庚创新实验室、北京BGI孵烯检测中心、厦门火炬新材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机构合作,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同搭建设备和技术资源共享平台平台在拓宽检测能力范围、缩短测试周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如材料ROHS测试,TEM测试以及谱学分析等能力得到加强,客户委托的样品可以得到就近检测。通过检测方法的开发使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进一步得到利用,新增石墨烯粒度分布测试、锂电池环境试验等。通过与园区企业容钠、福碳成立“联合实验室”提高实验室利用率解决了企业部分研发和中试需求。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研究院加强与永安人才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沟通交流,通过人才市场、网络招聘等多渠道引进高层次人才,进一步完善业务激励、研发激励等人才队伍建设激励机制,完善扩充“人才智库”,吸收石墨和石墨烯产业相关领域企业和人才的资源支持,引进技术开发人员。至2023年底,永清院全职技术人员10人、拥有人才智库专家30多人,形成一支“永安市微晶石墨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攻关课题组”项目攻关团队。

核心技术课题攻关达到预期效果。2021年10月启动微晶石墨产业化课题攻关工作,2023年项目中试生产线已完成调试、试运行、验收工作。2023年初微晶石墨课题组将第一代中试产品提供给20家国内主流电池厂家,客户反馈第一阶段测试评价结果很好。第二阶段二代品BMC-350小批量样品生产目前已在多家国际大客户进行评测,其中部分客户已经进行内部立项,进行吨级产品验证。批量生产关键工艺基本打通,已申报4项产业化核心技术专利申请。永安辅弼6万吨微晶石墨矿开采项目已启动,将为项目成果转化落地提供原材料支持。

研究院2023年实施5个自主立项研发和3个合作研发项目均已顺利开展工作5项自主项目即:手机软包锂离子电池快速充电系统开发、永清院智能化销售管理系统开发、扫描电镜不导电样品前处理工艺开发、激光粒度仪测试石墨烯的粒度分布方法开发、钠离子电池组装工艺及测试方法研究。其中4个项目成功结题,申请专利1项、软著1项,发布企业标准3项。申报2023年度市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科研专项项目3项,其中2项获得经费资助,包括与福建华兴达新材料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锂电池用废旧石墨全组分高效回收”项目,与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烯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高热导石墨烯复合膜研发与生产工艺研究”项目。


永清石墨烯研究院检测技术中心一瞥

2023年完成7项成果转化。一是永安市微晶石墨产业化应用,成果形式专利、技术秘密。2023年微晶课题组将小批量生产产品提供给20余家国内主流电池厂家和多家国际大客户进行测评,客户反馈第一阶段测试结果很好,其中部分客户已经进行内部立项。二是微波法生产石墨烯及其他产品的生产项目,外部引进技术成果。利用微波法制备的石墨烯,可以实现石墨烯材料的宏量化、无污染、高质量、强稳定、低成本的制备;产品可应用于石墨烯基特种涂料、石墨烯基钠/锂离子电池电极、石墨烯基导热散热材料等领域,该技术成果落地已实现量产产品对同园区梦康石墨烯家居垫的送样。三是电池极片扫描电镜观察法,成果形企业标准。目前电池极片的形貌表征需求逐渐增加,研究院在该工艺的指导下进行形貌表征,相比之前的表征手段,效果明显提升,得到客户的一致认同。四是激光衍射法测定石墨烯粉体粒度分布,成果形企业标准。水系分散介质NMP、DMF和SDS三种分散剂均有不错的分散效果,分散剂含量增加,有助于维持石墨烯分散液的稳定性,以超声为主的分散方式,可在更短的时间内使分散液分散均匀,测试粒径分布更准确。五是扫描电镜不导电样品前处理规范,成果形企业标准。在利用扫描电镜做材料形貌表征时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不导电的样品,不导电的样品在电镜观察下,由于不导电,样品呈现一片发白,对观测材料微观形貌有极大干扰,本工艺规范了对不导电样品表面的镀膜工艺,不仅解决了不导电的问题,还提升了耗材的使用效率,降低铂金靶材的消耗,降低了成本。六是锂电池用的石墨烯极片加工装置,成果形专利。2023年度承接了福建翔丰华新材料的测试,研究院利用该装置完成加工并开展电池循环充放电测试。2023年循环测试共计130天,今年又续测至循环寿命终止。七是永清院智能化销售管理系统,成果形式软著。随着永清院本平台随着设备新增业务开展范围已经扩大,每年受理客户及单量逐渐上升,庞大的数据需要有个销售系统此销售系统平台囊括了从接样、测试分配、数据上传、开票、结算单等销售全流程。提升了样品接收到实验室安排的效率,且让测试到结算全过程可以溯源。

 

许斌科技特派员破解多项关键技术问题

 

福建省八一村永庆竹木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永安小陶镇,该公司利用南京林业大学竹材工程研究中心的竹木复合集装箱底板发明专利技术2022年实现竹加工产值7.86亿人民币,2023年10月止实现竹加工产值4.9亿元。约需用67.3万吨竹子,每吨按600元计算,竹农收入4.8亿元。砍伐运输不算,还需要980人加工竹材编织竹帘,其中小陶工厂就解决了500名员工就业。

南京林业大学许斌教授做为一名福建省级科技特派员20212024年连续服务福建省八一村永庆竹木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永安市竹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中做出了努力

创建省级科技特派员团队。2022年许斌教授发起由竹林培育、竹材加工应用、板材无损检测等5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团队。开展了三个研究课题取得了成果:一是针对现有集装箱底板密度高、能耗高、材料用量多等技术瓶颈问题,探索采用低温固化酚醛胶,将固化温度由145℃降到120℃,将密度有0.95g/cm3降到0.80 g/cm3;实现材料和胶水节约15%以上;二是通过设备改造,将热压机冷却系统进行改进,通过PC机的控制,将高温冷却水用于干燥竹帘,低温冷却水用于回锅炉,余热全部利用,每年节省能耗500万元以上;三是为竹木复合板在火车平车底板上的研发提供方案,前往铁道部青岛四方研究所和北方交通大学商讨物理力学性能的实验室和在线装车测试;并就加拿大等北美用户外垫板方案提供可行性探讨;对制造集装箱条竹地板进行了技术和设备上的可行性商讨。


竹产业院技术员在指导开发新产品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022年由南京林业大学与永庆公司共同成立了永庆竹产业创新专家工作站,重点创新解决原竹的防霉、防蛀、防裂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经过全体团队成员创新工艺处理,达到竹青面的密度、耐磨、发红有包浆、耐污、表面光泽度上可与小叶紫檀相媲美;同时,通过独创的加工设备和工艺相结合,在造型上引进明式家具美感,智造出高档免漆竹青家具。通过此技术的推广应用还可生产家居新材料免漆竹/杉复合门、竹青地板、墙面装饰等新产品,实现了竹材加工产业质的飞跃,达到环保、低碳,美观耐用等功效,为永庆公司进军高端竹家居产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许斌教授针对福建当地竹材加工企业技术转型的需求,2022年带动永庆公司实施“高强中密度竹质复合集装箱底板的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项目2023年实施“轻质竹基复合集装箱底板制造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2023年度实施连续长集装箱条竹底板高频压机成套设备开发及运用示范项目

培养企业自我创新能力。科技特派员团队重点加强对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培训,并尽快形成自身的人才队伍。通过帮助企业搭建研发中心、检测中心,推动企业研发机构由市级向省级升格。围绕企业技术发展、创新管理等主题,为企业管理、技术和生产一线员工开展相关技术讲座110人次;帮助企业在知识产权、研发机构管理等方面建立完善规范的规章制度。

开展新型职业竹农培训,提高竹农技能,增加收入。全体团队成员努力对竹农进行竹林丰产、施肥和笋林两用的关键技术进行授课培训及实践技术指导,累计举办各类竹产业培训班360多人次,并举办了竹林丰产、施肥现场观摩会,提高了竹农的种植技术和综合素质,增加竹农收入,推动乡村振兴。


 竹制沙发

复合型的竹产业研究院

 

永安市竹产业研究院成立于 2013年7月,是永安市委市政府从广东引进人才成立的民办公助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和竹业科技创新社会化公共服务平台。

研究院秉持“竹乡重托、产业使命、时代荣光”宗旨,致力整合、创造、获取竹产业相关政策资源、市场资源、管理及技术、金融等资源,深化产业理论和政策研究,培养人才,力促官、产、学、研高效对接,为各级政府以及竹企业提供产业规划、项目对接、质量检验、技术转化、科学研究、企业孵化、人才培养、产业推广等公共服务,特别是结合产业需求开展包括竹制品、竹质工程材、竹日用品等领域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人才资源及专业服务水平是研究院的突出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研究院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0人,其中2名博士、3名硕士、4名高级工程师。研究院被认定为国家林业竹家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分中心、福建省协同创新院竹产业(永安)分院的主要依托单位,被福建省科技厅认定为全省性公共服务平台,福建省林业产业基金科技创新专项孵化平台,中国竹产业协会秘书处设在研究院,是三明市示范性林竹人才驿站承办单位。

研究院参与国家级项目研究,包括《竹林立地质量评价与经营技术推广示范》《竹林立地质量评价与经营技术推广示范》《不同功能型毛竹经营及信息化建设推广示范》等。同时,参与省级《环保型竹家具用贴面复合板材》等项目研究完成了《永安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永安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永安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交易模式研究》等省级项目研究,以及《竹家具开裂变形的关键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推广》等市级项目研究

院与浙江农林大学合作开展《竹基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及分析》、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长效竹材防腐防霉技术》项目、与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合作开展冬笋探测仪研发项目,永竹院和竹里家居与浙江农林大学、福建理工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永竹院与东华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研究院拥有4个发明专利、16个实用新型专利,59个外观专利,有较好的研究开发能力。并向竹里家居转让专利13件,其中:实用新型2件、外观设计11件,有效实现成果转化。

持续承办国际(永安)竹具设计大赛、竹产业创业创新大赛,累计征集作品近万件,作品转化百余件,直接带动企业市场销售上千万元。

认真谋划永安市竹产业的企业孵化培育工作,重点策划可行性强、前景广阔的优质项目,大力宣传永安竹产业招商政策和服务保障,引进孵化节节通、悦竹悦居、竹里、景诚、天昱等10多家企业;指导和其昌、永庆、华福、华昌等企业进行技术升级,谋划新增优质产能。

对接国际竹藤中心、福建农林大学、三明学院、武夷学院机电学院、北京中科知识工程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通过共建共享研究平台、联合开展科技攻关、推进人才交流,开展科特派服务。

协助组织举办全国竹藤产业发展政策培训班,同时面向竹企业主、技术人员和竹农,组织开展产品标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培训,三年培训人数达500人次,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积极为竹企业提供产业公共技术服务,给予技术咨询、产品研发、厂房规划、品牌包装等多个方面的服务支持,累计服务企业52家;组织竹产业技术对接会、研讨活动9场;与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共同编制竹产业成果汇编,汇集国内竹业科研院所的170项前沿技术成果,并定向发放给竹企业、林业站、竹农等。

研究院先后购买添置检测、设计、产品试制等各类设备80台(套),设备价值400万元,建设竹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平台提供的中试、检测等服务,为50家本地竹企业把好了标准关质量关。研究院实验室于2024年5月成功获得CM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上半年累计为竹企业提供相关的咨询、检测等服务30次。

研究院为三明市编制《三明市竹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规划》为南平市编制《南平市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为永安市编制《国家级“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实施方案》。

 

 

 

阅读下一篇

“版阅AI内容服务平台”的大模型应用对话AI上线

2023-09-25 23:19:07.0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 《丝路纵横》杂志社

友情链接

© 2017 丝路纵横杂志 经营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7003046号-1   投稿| 杂志订阅| 杂志广告| 关于我们 首页 栏目页 详情页
手机扫码下载丝路云APP